查看原文
其他

他是毛泽东的首席秘书,红极一时,官至正国级,位高权重,为何晚年竟被开除党籍,悲催结局...

2017-08-24 精典悅讀周刊

本期编辑:董倩




说起毛主席的秘书,
那可是相当多的!


但是要说影响力最大的,
应该就只有“四大秘书”了


中共中央一支笔
——胡乔木:


政治秘书陈伯达:


机要秘书叶子龙:


还有日常秘书田家英:


原来是这四个人啊!

其中,陈伯达
堪称毛主席的首席秘书


同时是担任毛主席的秘书
时间最长的一位


更是级别最高的一位,
曾入选过政治局常委


这么厉害啊!



陈伯达曾经很信奉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满心期待地
报名参加了国民党


哪曾想1927年蒋介石
居然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这般公然地背叛了
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陈伯达气愤地退出国民党,
选择加入了共产党


后来,陈伯达回忆说:

“我是在老蒋清党大屠杀时,
在上海申请加入共产党的”


”在大屠杀的反革命恐怖中,
我自愿加入共产党队伍中,
就免了我入党的候补期。”

又机智又幸运啊!

而加入共产党后,
陈伯达就被派到苏联


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奠定了他超强的政治理论水平


怎么去苏联留学的人,
好像理论水平都很高啊?

确实是这样没错,
比如王明、陈伯达,
都是理论水平超高的


连毛主席都佩服,
但也都缺少实际工作经验


对中国的国情了解不深,
走了不少弯路啊!


说得太对了!

在抗战爆发后,
陈伯达去了延安


因其超高的理论水平,
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


所以在1939年
被调到了毛泽东的身边,
开始了31年的秘书工作


而最让陈伯达出名的一件事,
当属跟蒋介石的一次文案官司


1943年蒋介石让秘书陶希圣,
写了本叫《中国之命运》的书


主要是鼓吹只有
蒋介石是中国人的大救星,
只有蒋介石和国民党才能救中国


咋感觉在
自卖自夸呢!

当时蒋介石很重视这本书,
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广


很快就卖到了100万册,
在老百姓中影响很大


而对这种宣传工作,
毛泽东再熟悉不过了


毕竟毛泽东还代理过
国民党的宣传部长呢


于是毛泽东让
陈伯达写了一篇文章,
发表在《解放日报》上


对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
进行了全面的批驳


随后,陈伯达又再接再厉,
写了《人民公敌蒋介石》
《中国四大家族》等文章


将蒋介石和四大家族的
真实面目揭露得体无完肤

这样写没事吗?

怎么可能没事啊,
据说蒋介石去台湾时
还将陈伯达写入暗杀名单


而说到这,
就不得不提陈伯达
对毛主席的“救命之恩”了


为啥啊?

因为正是这次“救命之恩”
让他后来无性命之忧

现代版的
“免死金牌”啊!

那是1948某天早上,
毛主席刚刚睡下,
国民党的飞机就来了


很显然,国民党的飞机
不会平白无故飞到这个地方


肯定是知道了毛主席在这里,
所以就派飞机来轰炸


当时聂荣臻立即
就往毛主席的住处赶,
想让毛主席赶紧出去躲躲


但毛主席起床后,
任凭身边的人怎么说,
都不理不睬慢吞吞的


眼看飞机就要飞到头顶了


这时候,陈伯达
喊了一声:“把主席抬出去!”


说完,第一个上去动了手

等大家刚把毛主席抬到屋外,
敌机的炸弹就下来了


如果晚上几步,
后果不堪设想!

差点人就没了!

到建国后,
毛主席越来越忙


陈伯达作为他的首席秘书,
很多事都需要他帮忙处理


这更加显出了他的重要性,
深受毛主席的器重


后来他的地位逐步提升


1966年,陈伯达当选
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官至正国级


1969年的中共九大上,
陈伯达与毛泽东、林彪、
周恩来、康生并列政治局常委,
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我要赶紧转发一个!

但陈伯达终究是一个文人,
在政治斗争中缺乏经验


因为跟江青、林彪等
密谋了些反革命的事情


短短的一年后就跌入谷底,
遭到了批判,被开除了党籍


1980年,陈伯达
与江青等人一起受到了审判


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
刑期从1970年开始


当然,因为

陈伯达早年对革命有功,

党中央对他宽大处理


于1981年被保外就医,
还把他的儿子调到了北京,
来专门照顾他的生活


晚年的陈伯达,
最大的兴趣就是看书看报


传记作家叶永烈去采访他的时候,
还看见他正在看《圣经故事》


1989年9月20日,
在陈伯达刑期结束一年后


因病去世,没有追悼会,
也没有讣告,走得很安静


延伸阅读


陈伯达一生,虽已悲剧收场,确是充满喜剧的人生




陈伯达这个人,可以说是很聪明很有才。他给我的印象是,才胜于学,学胜于德,德毁于位。    


陈伯达以文章上了天,曾做过几天共产党的第四号人物,当时公布的政治局委员顺序是: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陈伯达。但他后来为何威信一落千丈?陈的垮台,恐怕至今是一个未解之谜。    



不用功的政论家


陈伯达说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大书生,但他读书却不太用功,就是文笔好。陈伯达不是个政客,他并不想当政客,当政客就要活动,要到处跑,要讲话,他不会这些。他正式讲话,5分钟都困难。    


陈伯达讲的福建话很难懂,跟人家谈不起来。1940年,南洋侨领陈嘉庚访问延安,开欢迎大会,陈老先生讲话,陈伯达翻译,从头到尾不知说什么。他们是同乡,别人翻译不够格,大家唯有鼓掌而已。    

在延安,他只想当个政论家,他只希望他的一篇文章出来,全党注意,全国注意,他就十分满意了。问题是,不可能允许你这样一个专门写文章的名流存在,不与政治结合起来,你的文章就发不出去。因此,陈伯达在延安必须服从当时的政治需要,离开了这一条,他就一点用处都没有了。    


陈伯达唯一的任务就是奉命撰写当时最重要的,用现在的话来讲叫时尚论著。他一生的文章,没有离开最高的领导,都是受命写的。他写这种时尚著作,一直到1966年“文革”。 

   


延安的重量级文化人


在整风以前,陈伯达并没有固定的职务,但却是以一个重量级的文化人身份住在延安。   

 

陈伯达在1941年4、5月前,主要是写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研究的文章。这些文章在战争时期没有什么作用,延安看的人不多。但我记得他有篇小文章叫《论杨朱哲学》,给我留下了较深印象。因此,当时我们这些十几二十岁的青年对陈伯达印象是很好的,认为他是一个高级文化人,这样的看法当时在延安很普遍。


1941年夏起,陈伯达担任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他这个副主任是挂名的,什么事都不管,只埋头写自己的文章。陈伯达对我们的影响就是“个人讲学”:晚上吃过晚饭后,我们就拿着凳子到他的窑洞听他漫谈。    


总的来说,陈伯达在延安时政治地位不是很高,当时连中央委员都不是,但是威信却高于所有在延安的文化人,远远高于周扬这些人。当时延安的党内党外文化人加起来恐怕有几百个。


但是到了北京,他却成了一些人讽刺挖苦的对象,我一直觉得奇怪。后来我想,陈伯达的虚伪,跟他接触多一点就会被人发现,他的威信也就一落千丈了。    



不合实情的《中国四大家族》


1945年6、7月间,陈伯达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他住在顶层的窑洞,只管写他的书。    


他最著名的书之一是《中国四大家族》,可能是日本投降前后毛泽东叫他写的,名字也是毛泽东取的,助手是何均、陈真,替他搜集经济方面的资料。陈伯达很聪明,归纳能力很强,编排资料、写说明文字的能力比别人强。所以,他弄一弄,写出这本书。    


这本书的内容,现在来看完全站不住脚,即所谓“主题先行”。这个书的基本思想,就是把国民党时期的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简称四行两局等的财产全算成了蒋、孔、宋、陈的私人财产。除了这四行两局外,国民党当时还搞了许多国营企业,都算成了他们的私人财产。所以,“中国四大家族”就来了,说中国的财富就是他们四大家族的。  

  

现在解放60多年了,证明这个论断无法成立。陈立夫在政治上是最彻底反共的,“政治挂帅”得很,并不怎么弄钱。国民党退到台湾后,他怕别人在蒋面前要求惩罚他,因为他的极端反共政策失败了,离开了台湾。他后来到了美国,连吃饭都困难,靠办鸡场生活。前不久,电视里说陈立夫的孙子捐了一样三星堆的文物给国家。陈立夫的孙子讲,陈立夫嘱咐,再怎么穷,也不能卖,要拿回去捐赠。陈立夫是政治动物,是彻头彻尾搞政治的,是拿官薪吃饭的人,他好像没有多少钱。蒋介石是军事政治动物,并不怎么搞私产,宋美龄长期住在美国,大多是孔家援助的。陈伯达这本书,是先有结论,后找一些资料来拼凑,方法就错误。所以,费了那么大的劲写出来的书,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不是悲剧,是喜剧


陈伯达真正的垮台,是在“文革”时期。1966年“文革”开始后,他到《人民日报》,当场写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这篇文章,在我看来不是陈的风格,甚至不是他的思想,这样的文章不经过别人看就发表出来,我有点怀疑。想想看,如果错了,他陈伯达有几个脑袋?(陈伯达晚年说:这篇社论是《解放军报》两位编辑写的,陈伯达审定并改了标题,当时在京几位政治局常委看过。)


《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这是“文化大革命”的第一个无法无天的紧急总动员令,这个口号是颗炸毁全国的原子弹。历史证明,这篇文章一出来,陈伯达的历史作用也就完了,这个“横扫”其实包括了他在内。因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以后,就没有可以再扫荡的东西了,今后就不用委托你陈伯达再写加码的专文去扫荡什么了。    


他成了中央文革的组长不久,江青就代替他当代组长了。用中国古话来说,狡兔死,走狗烹。他这篇文章一来,把已经打倒的、正在打倒的、准备打倒的,都扫光了,因此陈伯达的作用也就没有那么大了。而要专挑小刺,陈伯达可不行,比江青手下的姚文元等差远了。    

所以,不是1971年庐山会议批评他后,他才不重要了,而是在这篇文章以后他就不重要了。不仅如此,这篇文章以后,他的活动,反而变成了他罪行的材料,说他是在为林彪服务,破坏了毛主席的威信,一大堆罪名加在他的头上。“文革”的事,是江青在那里指挥,陈伯达根本不大会做这些事。你叫他做行政指挥,他做不了,他至多只能指挥他的秘书替他收集资料,他来写书。陈伯达要是离开了柴沫(行政秘书)、田家英、史敬棠、何均、陈真这五个人,他就什么官也不会当,什么书也写不出来了。    


后来在1970年的九届二中全会上,为了在宪法里设立国家主席这一条,陈伯达又被牵连进去,从此他就被打倒了。他成了林彪集团的头目之一,又成了反革命。   

 

陈伯达这个人,留下的教训是很多的。他十分有才情,但他没有去做学问,他完全为了当时的某种政治需要服务,为了他个人的上升需要,他就用文章用书籍来响应,改造历史事实来发挥他的论点,而不是把自己的历史论点建立在事实基础上。所以陈伯达的一生,虽然写了那么多东西,今天看来,在学术上有根据、能站得住的,怕很少。    

不过,在判刑的人当中,最令人叹息的还是陈伯达,他不是张春桥、姚文元这类人。陈伯达的一生,颇令人叹息,但他却不能算是一个悲剧人物。一个很有才情的人,最后却成了反革命的头子,确实是一场大喜剧。   



欢迎大家加入【史海钩沉阅古今】群组,建立更深度的阅读链接。


希望加群的朋友请首先添加编辑的个人微信,向编辑发送“史海钩沉”添加申请,稍后,她会邀请您进入群聊的。


 本期编辑:董倩


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史海钩沉】


你|价

的|值

分|连

享|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